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繳費靈失效

今天上網用繳費靈時突然失效, 致電問過繳費靈公司, 發覺可能是銀行戶口改過精片所致, 她們也沒有辦法, 這個失效不是她們問題, 而是銀行方面問題。當時正大怒的止凡亦拿她沒有辦法, 只好稍後詢問匯豐銀行, 有機會需要拿新卡到OK便利店再過一次繳費靈終端機才能再次令戶口生效。


說到找銀行算帳, 其中一位朋友立即提醒匯豐根本不太看重我們這些個人客戶, 找她算帳都只是徒然。我奇怪地問過究竟, 原來他計算過銀行收取我們這些散戶的費用, 可能一年都不到一千元, 除非有買賣銀行所提供的保險及基金之類, 而銀行給我們的服務成本比這個還要高, 所以就算我威脅要轉戶口到其他銀行, 銀行方面亦不會有任何挽留我的動機及舉動。

這個跟我的認知很不同, 在席間我亦有所發表, 銀行的服務費及產品收費收入只佔相對少的比例, 大概是兩三成以下, 而銀行的最大收入一定是貸款利息, 把客戶的存款再以一個比例作槓桿式放貸, 從中賺取息差, 這是銀行本業賺最多的盈利部份。

換句話說, 就算客戶放錢在銀行多年來動也不動, 銀行亦利用這些錢去賺錢, 而客戶總存款多與少直接決定銀行能放貸的數額。因此, 如果對客戶服務不周, 客戶不太願意在這家銀行內存款, 這是有後遺症的, 就是令整體放貸收入減少, 因此銀行不會因為賺不到客戶的服務費就寧願客戶過主。

不排除有不少公公婆婆的戶口, 結餘只有三四位數字, 但每天都到總行或分行排長龍, 要職員幫手打簿或要求其他服務, 成本效益來說銀行不會喜歡他們, 所以出政策 (像最低結餘罰款) 變相趕走他們。但我不認為銀行連一些中產戶口, 更有供樓活動的客戶亦不屑一顧。

這位朋友對匯控的印象還是認真麻麻, 他覺得匯控越來越像投資銀行, 根本不想我們這些香港人存款, 因為我們不符合銀行的成本效益。

說到投資銀行, 實際上是另一種business model, 主打分銷上市公司的證券來賺佣金, 所以投行要玩弄市場, 出報告把市場舞高弄低, 使企業有更多機會分拆、集資等, 始終在風平浪靜的市場中賺這些錢不容易。

匯控作為一家傳統蘇格蘭銀行, 但給人有投資銀行的印象, 實在是上一任管理層的傑作, 應該認真檢討。

6 則留言:

  1. 大部份銀行都係向住私人理財方向去行, 買保險, 基金, 做按揭, 攞張飛仔, 可以坐梳化, 飲杯水慢慢等. 早幾個月去過金鐘一間新開對住電車路既匯豐, 食飯時間得三個櫃位開左, 一個做公司客, 一個做乜乜理財客戶, 得返一個櫃位做普通客, 有十幾個人排隊, 我等左大半個鐘, 我以前都乜都用匯豐, 依家盡量乜都唔用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是在計算成本效益吧。

      刪除
  2. 匿名10.6.13

    我和一些其他的親友早已離棄hsbc, 他們一些低級的agents都很白鴿眼,看見客户户囗存款不多,態度就很趕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給客戶的感覺是這樣子的話, 方向不算正確吧。

      刪除
  3. 匿名12.6.13

    何止HSBC,香港所有大銀行都是這樣。只好靠自己,盡量使用網上銀行,至於繳費靈可以在PCCW 和 很多便利店有都有 POS 機,其實也是很方便呢。

    其實也是ABC activity based cost 惹得禍,銀行為了maximize profit, minimize cost只好這樣做。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難理解, 公司為生存, 總要追求利潤最大化。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