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

借炒股分享知識?

回看林一鳴博士在2009年的一個講座,當中分享一些股票買賣知識,不過聽下去時卻感到不是味兒。




林博士在講座中分享了一個故事。話說在某年後,沙士重臨,有一位中醫師研發了一粒藥丸,聲稱可以醫治沙士,投資故事的主題就是圍繞這粒藥丸。

這粒藥丸,本來每粒賣一萬元,如今你有1000萬元,你會買多少?在場觀眾隨意說,有人不買,有人買100萬元,有人借錢全買,氣氛不錯。

故事發展,故事主角買了100粒,總值100萬元。但事主買入後就後悔,因為自覺買得太少。沙士在一星期內令很多人死亡,該藥丸好快升到每粒五萬元,林博士又問,你會如何?

林博士還提出好幾個選擇,加注還是沽貨,又或者什麼也不做。有觀眾指會先沽一半,拿回本金,林博士立即大讚這是一個好策略。

故事再發展下去,有消息傳出印度也成功研發同一粒藥丸,但成本極低,此消息令藥丸的價格大跌,你又會如何?

之後再發現,原來印度研發那個消息是假的,原來的藥丸價格立即升上去。林博士繼續提出場景,指藥丸價格升到多少,又問問觀眾會怎樣,再升到多少,又再問問觀眾會怎樣,每次都不停有人舉手,有的追買,有的沽貨。

期間有人指會沽貨,林博士問他何解,觀眾指因為逆向思維,操作要與大眾相反,人見價升而買入,他就會沽貨,林博士又立即大讚這是好操作。

差不多尾聲時,藥價升到高位後回落一點,例如每粒藥丸價格升到20萬元後再回落至18萬元,追買的人突然多了。故事最後由於天氣熱了,沙士消失,藥丸的價值也消失了,價格一直下跌,沒有再升回來,故事就此完。

林博士指,尾段觀眾的反應,與他們所做的統計調查結果很相似。金融海嘯當時,最多人買貨的並不是2007年10月的高位,而是高位下跌後的幾天,很多人有撈底心理。

整個故事分享,十分有趣,大家都很投入,氣氛也很好,但我一直感覺奇怪,因為整個故事,完全是看消息、看炒賣情況、看價格上落作決定。

講座中問得最多的是「升了多少,你會如何?」,其實我真的不懂回答,因為看來大家都沒有理會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該藥丸到底值多少錢?

這樣的買賣概念,其實換作炒賣一塊石頭也可以討論一番,前提是只需要編一個好的故事,令大家追買這石頭,自然又可以搞出很多買賣技巧,追市、炒賣、捉心理、逆向操作等東西出來。

另一位基金經理黃國英曾經於一個講座中提到林博士,見《財力覺醒》,指林博士辭去基金經理,替一家上市公司打工,並於facebook留言給兒子提到感想。其感想的大概意思是自己不喜歡基金經理這工作,因為其工作主要是在X元買入後在Y元沽出,這看來沒多大意義。

看畢這個林博士這個講座,大概明白他眼中的投資是什麼一回事,他沒有理會價值,所以到一個地步可能真的回迷失,因為炒賣者未必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x5xnrY2VE&list=PLNeDHJwo46fllHEZbOmULssEZPAQluPhX

65 則留言:

  1. 匿名26.9.17

    這很有趣。如果好多人覺得那東西值錢,那東西到底值不值錢?之前止凡兄分享的比特幣也好,或者是貴金屬也好,都是些引人思考的例子。

    讓我故意這樣問,而不用價格跟價值兩個字,我覺得有時候中間的分界還是有模糊的地方。雖然更多的時候,兩者要分開應該不難。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又是價格與價值的問題,能分清楚,在投資路上會少走很多冤枉路。

      刪除
  2. 我自己有時也會聽/看黃國英的節目文章, 不是因為他準(沒有統計過)
    只是覺得起碼他是實際操作, 感覺內容比較實在。

    回覆刪除
    回覆
    1. 黃先生也會從價值看股票,與其他基金經理頗不一樣。

      刪除
  3. 凱恩斯《通論》中的遊戲論

    參與市場的人,依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第12章的看法,可大致分為兩類:
    一、長期的。
    二、短期的。
    長期的是真正的投資者。短期的有三種人:
    一、投資的投機者。
    二、投機者。
    三、賭徒。
    短期的三類人中,第一類投資的投機者往往是職業的投資者,他們擁有的證券知識可能並不比長期的真正投資者差,只是他們覺得生命苦短,而對快速致富有特殊的喜好,所以參與到這種博弈遊戲裡來,希望從其他人身上大撈一筆。第二類的投機者也擁有證券的確定知識,在市場中炒出炒入,殺出殺入,他們參與這種博弈遊戲也是希望短期致富。第三類的賭徒只視市場為賭場,所以他們不需具備任何證券的知識,他們參與這種博弈遊戲事實上靠的是純粹的賭運,希望賭運亨通馬上發財致富。
    這三類短期的市場參與者事實上都是遊戲參與者、遊戲玩家(game players),據凱恩斯在《通論》第12章的描述,他們玩的遊戲計有:“叫停”遊戲(game of Snap),“遞物”遊戲(game of Old Maid),“音樂椅”遊戲(game of Musical Chairs)。在這些遊戲比賽中,看誰在每一輪遊戲裡喊“停”或播放的音樂突然停止前,搶占不到位子或沒能及時送出手中的物品,那他就是輸家,依據遊戲規則會受到處罰,被罰出局、扮狗叫或唱一首歌。在股票市場裡考究的就是看誰能在股票急速下跌時及時賣出手中的股票,全身而退,誰就是贏家。也就是說,他搶占到了好位子或能及時送出物品。事實上在參與遊戲之前,第一類的投資的投機者,因為他們大部分是職業投資者,他們除了能估算出企業的內在價值外,還資金遠較充裕,而早在股票低於內在價值時佈好了局,大量吸納,通常會預先聯絡好了好幾個“同行”在傳媒中不斷寫個股分析放出好消息,甚至編說故事,引第二類與第三類人入局。他們為了造勢也不斷分段買進,股價一天比一天高,好消息一天比一天多。他們由於知道企業的內在價值大概在那個價位上,所以當市價已進入高危時便急速脫手,而在這個追漲的過程中沒能及時脫手的人便套在高價位上面,而成為這種“博傻”遊戲中的最後的傻子,就像兒童遊戲裡“叫停”、“遞物”或“音樂椅”遊戲中沒占到位子或沒傳出物品一樣,成為輸家。兒童遊戲中或出局、或扮狗叫或罰唱歌,當然無傷大雅,但是,在股票市場中的輸家則可能葬送掉所有寶貴的資產久久無從翻身!在這種遊戲裡,長期的真正投資者他們在幹什麼?他們除了主要關心一個投資項目在其生命週期內的可能收益如何作出一個超卓的長期預期外,還會關心一個投資項目為什麼真正值得買進與長期持有。當然他也相當關心一項好的投資項目也有可能會從遊戲參與者手中以低價賣給他,讓他獲得巨大的利潤!雖然他沒有參加遊戲,只是站在外面耐心等待著。

    股票市場裡還有一種遊戲凱恩斯稱之為“選美比賽”,B. Malkiel 在他的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書中稱之為Castle-in-the-Air Theory,事實上他並沒有好好讀懂這一章,股票市場中所有的遊戲都是“空中樓閣理論”,波浪大師林博士認為:
    投資者目前只宜滿倉坐貨,「距離終點仲有好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70808/57056407
    這對遊戲的鼓吹,甚有貢獻!
    另外有一位林行止先生,留學英國,在香港重印凱恩斯的1921年的 A Treatise on Probability一書,你說他不懂凱恩斯的投資理論,可說是騙人的。但是,他竟然在香港寫文章說凱恩斯是投資者、炒家,我完全不明白他的居心與用意!大家可看看他真麼寫凱恩斯:
    林行止談投機與投資(一)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01846
    林行止談投機與投資(二)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40084
    兩位林先生都鼓勵香港人炒出炒入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抱歉!“但是,他竟然在香港寫文章說凱恩斯是投資者、炒家,”是“但是,他竟然在香港寫文章說凱恩斯是投機者、炒家,”之筆誤。
      凱恩斯是投機者嗎?1934年之前可能是的,自1934年之後,他始創了長期持有質優股,就算大市暴跌,還在加碼增持,透過複利增長,獲利比炒出炒入傑出得多,這套投資哲學為巴菲特與芒格繼承與發揚。篤實實踐這樣的投資哲學的人,林先生說他是投機者,炒家,恰當嗎?

      刪除
    2. Music chair的形容十分貼切,這遊戲也不是我杯茶。

      原來Ch兄也很留意香港信報的林行止。

      刪除
    3. John Keynes於1934年8月15日給F.C.Scott的信上說:

      “As time goes on, I get more and more convinced that the right method in investment is to put fairly large sums into enterprises which one thinks one knows something about and in the management of which one thoroughly believes. It is a mistake to think that one limits one’s risk by spreading too much between enterprises about which one knows little and has no reason for special confidence… One’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re definitely limited and there are seldom more than two or three enterprises at any given time in which I personally feel myself entitled to put full confidence.”

      1938年5月8日的Memorandum for the Estates Committee, King´s College, Cambridge上說:

      As the results of these experiences I am clear that the idea of wholesale shifts is for various reasons impracticable and indeed undesirable. Most of those who attempt it sell too late and buy too late, and do both too often, incurring heavy expenses and developing too unsettled and speculative a state of mind, which, if it is widespread, has besides the grave social disadvantage of aggravating the scale of the fluctuations. I believe now that successful investment depends on three principles:
      (1) a careful selection of a few investments (or a few types of investment) having regard to their cheapnes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obably actual and potential intrinsic value over a period of years ahead and in relation to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at the time;
      (2) a steadfast holding of these in fairly large units through thick and thin, perhaps for several years, until either they have fulfilled their promise or it is evident that they were purchased on a mistake;
      (3) a balanced investment position, i.e. a variety of risks in spite of individual holdings being large, and if possible opposed risks (e.g. a holding of gold shares amongst other equities, since they are likely to mov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hen there are general fluctu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mistake to sell a £1 note for 15s. [CR: 75 pence in modern terms] in the hope of buying it back for 12s. 6d. [CR: 62.5 pence in modern terms], and a mistake to refuse to buy a £1 note for 15s. on the ground that it cannot really be a £1 note (for there is abundant experience that £1 notes can be bought for 15s. at a time when they are expected by many people to fall to 12s.6d.).

      劍橋大學31家學院中最有錢的學院就是King´s College,靠的就是凱恩斯開創的價值投資哲學管理它們的基金,從1920年代初期一直到1946年凱恩斯離世。詩人徐志摩先生與凱恩斯是好朋友,同屬King´s College,同屬劍橋大學the Society of Apostles社團成員,以及與倫敦Bloomsbury Group文藝藝術社團成員密切交往(凱恩斯是這個社團的支柱!)。

      刪除
    4. 我不針對人,只針對事。沒有貶損林行止先生之意,只覺得他這樣誤導大家,屬於居心叵測。可能是凱恩斯並沒有看不起聰明才智比他差的人,林先生則身可疑有此傾向。股票市場逆勢操作,只是不盲從大眾而已,不是持才傲物、目空一切,對吧!
      止凡兄只從正面去論述,甚好!但我常常採取是破而後立的哲學論辯方式,也許會得罪人。但沒關係,讓一些胡說八道的人有所收斂,不要以為大家都是笨蛋!

      刪除
    5. 明白Ch兄的用意,拿不同題材出來理性討論,這是健康的交流,應多鼓勵吧。

      刪除
    6. 為什麼說林行止先生是“誤導大家,屬於居心叵測”呢?林先生在另外一篇文章談到J.F.Wasik在2013年11月出版的Keynes's Way to Wealth一書時(這本書很大一部分談論凱恩斯的集中投資、長期持有學說),他說:

      凱恩斯的投資學說,“博大精深”,這是何以在投資理論與投資經驗談的著作淹沒市場的現在,兩三年前美國以保障投資者利益為職志的作家瓦西克(J.F.Wasik),仍寫了題為《凱恩斯創富之道》(Keynes's Way to Wealth)的書。這本書對筆者來說沒什麼新意,不過,作者歸納凱恩斯的投資心得,仍可一說。
      見:林行止︱凱恩斯的投資“鐵律”及其藝術品收藏
      https://weiwenku.net/d/100563218

      那表示林先生明明知道凱恩斯是長線投資者的創立者,不是投機者,但他卻故意誤導讀者,其心殊可誅!


      刪除
    7. 我讀過Keynes's Way to Wealth這一本書,屬於正確介紹凱恩斯投資學說的不錯的入門書。中文簡體版《在股市遇见凯恩斯“股神级”经济学家的投资智慧》PDF在網上可以下載: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242342868&uk=1009228945&fid=316300113017615

      刪除
    8. 這樣的說法,看似在說兩個不同的「凱恩斯」。

      刪除
    9. 凱恩斯長期持有優質股與優質債券的投資思想,從1934年發展至1936年的《通論》與1938年Memorandum的系統宣示,這種投資學說在當時是全新的,也可以說是“離經叛道”的。1938年因為他管理最大的兩個基金發生了高達40%以上的賬面損失,劍橋的Chest基金完全信任他,最後不單只收復失地,到了1945年(凱恩斯在1946年去世)計有13.06%的年平均回報率。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兩個巨型股災(1929-1932以及1937-1938)能獲得13%的回報率,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投資收益。他也是從1920年代初就管理的另外一家國民互助人壽保險協會的基金,由於他在1937年身體不適而辭去主席位子,但還在管理基金,那個代理主席F.N.Curzon聯合起好幾個的大股東質疑凱恩斯的投資哲學,凱恩斯在往返好幾封信裡向董事會解釋“決不能在低價賣出”而不獲信任,所以,他在1938年10月就辭職不再管理這個基金。當然了,這個基金往後的績效便每況愈下。
      凱恩斯的著一套投資哲學要在1970年代才經由巴菲特與芒格兩位主持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付諸實踐並獲致極佳投資收益始被世人真正認識,而在當時大概就是聊備一說的投資想法罷了!所以,凱恩斯非常感嘆說出了下面的名言:

      “Worldly wisdom teach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reputation to fail conventionally than to succeed unconventionally.”

      “The difficulty lies not so much in developing new ideas as in escaping from old ones.”

      可見價值投資哲學,不管哪一個流派,畢竟還是小眾的投資哲學,大眾喜歡的就是一起玩的“同樂”遊戲。社會上鼓吹這種遊戲的名流還真不少,林先生不過就是其中之一而已!以前讀John Bogle的書說,那些基金經理人都叫別人買他們的基金,而他們自己卻買指數基金。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殺出殺入,長線最後都是失敗離場的。股票市場能夠勝出的人通常必須具備四大特點:
      一、資金。
      二、知識。
      三、耐性。
      四、紀律。
      不然很難賺得到錢!

      刪除
    10. 多謝Ch兄,你對不少投資人物故事經常有很詳盡的分享。

      刪除
  4. 只是身在其位便做什麼吧. 對林博士沒什麼意見, 平時很少看他的東西. 但拿nba的勇士為例, curry除了遠射, 還可以殺入再分球的. 但現在有durant在陣, durant可做多一些殺入的工作, 而curry可專責遠射了. 這是否curry最喜歡的角色? 不見得. 只是身在其位, 便要擔當自己的位置的工作吧.

    跟基金經理一樣, 有一些人可能本質是喜歡長線持藍籌投資, 但身在其位, 便唯有日日炒賣了, 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有什麼奇怪?

    也順道一提, 不要把某投資門派說得光明正大, 其他派的方法便認定是旁門左道.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回報, 大家目標一致, 方法不同而已. 也肯定不少人自認拜了股神巴老為師, 熟讀他的書. 但依然長年在股市中沒什麼出色回報. 大有人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27.9.17

      Agree with Joseph

      Gilbert

      刪除
    2. 我沒有說其他派別「旁門左道」,只是討論其當中的投資理念與意義而己。Curry與Durant的比喻很有趣,類似的思法,我從一位經理分析員的口中大概聽過,市場中的大戶、炒家也有其作用。

      刪除
    3. 匿名9.10.17

      I've met with 林一鳴博士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in a professional capacity. A few key takeaways:

      - His doctor title is an overstatement
      - He's a director knowingly for HANERGY
      - Professionally, he's really a dumb fuc%@( who doesn't know what he's talking about

      Enough said...

      刪除
    4. 這些評論都相當狠。

      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5. 匿名9.10.17

      我的名字是智倪。下次有幸和林博士會面,不妨向他請教一下漢能的集團應收賬款的會計處理方式。作為公司財務董事,他應該有答案!

      利益申報,我並不是漢能投資者,但對公司投資者深表同情。

      刪除
    6. 多謝智倪兄分享,不知未來有否機會與他會面,到時可以問問他吧,哈哈。

      刪除
  5. 這個發災難財的例子十分有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因此引來現場氣氛高漲。

      刪除
  6. 例子中的藥丸是供求問題,可能也是價值的一種?🈳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他能多給資料,例如需求、成本等因素,這會更好。

      刪除
  7. Crazy thought: 如果一藥能真的把沙士病人從死神手中搶回,假設生命可以用願意購買的人壽保險保額估計其「價值」,藥丸的價值 = min[人壽保險保額 x Pr(染上沙士機率) x Pr(沙士死亡率), 購買同一份保單的保費]

    哈哈,自己想太多了。不過昨天讀書讀到,原來牛頓也曾經炒燶股票,過程跟止凡兄所述類似。

    回覆刪除
    回覆
    1. 牛頓炒股票失敗好經典的,之後他說出的感想也很經典。
      「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算不出人性的瘋狂。」

      刪除
  8. 一看就聯想到今日的 Bitcoin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主體變成Bitcoin,故事也能成立。

      刪除
  9. 這是一篇好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價值兄支持,近期少了來留言。

      刪除
  10. 與當年沙士炒賣口罩也是同一道理,謝謝止凡兄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差不多吧,更要配合炒賣操作,更複雜。

      刪除
  11. 你在文中提出一個根本問題,就是該藥丸到底值多少錢?
    這藥丸是否真的有一個客觀的價值,可以計算出來,而這個價值又是可以維持一個較長的時間呢?
    這個問題,可能又回到何謂價值,何謂價格,和兩者的關係的老問題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各種影響價格(價值?)的因素亦一直在變化之中,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變化將會是如何走向。

      刪除
    2. 如果有這方面的考慮,會令這故事合理一點,否則只看價格變化就決定買賣操作,實在不能理解。

      刪除
  12. 但套落去當年沙士這個畫面,投機者都意識到傳染病總會有過去的一天,貪心搵快錢的心態驅使之下,自然會見乜炒乜:)

    回覆刪除
    回覆
    1. 炒賣、賺快錢,從來都是香港人很喜歡的事情,在這個前提下,這故事看似很合理。

      刪除
  13. 當投資氣氛狂熱時,大部份人都會被蒙蔽眼睛,個個以為自己股神上身,自以為自己聰明絕頂,懂得在高位回落後撈低,卻不知道海嘯已至,自己變成愈撈愈低,終於大敗一場。要知道投資最講求的是心理質素,要保持心境明亮,用心眼看待投資的項目,要知道自己是在務實投資,還是在賭博投機。若然自己的出發點是投資的話,便不要被市場氣氛蒙蔽,不要被價格所左右,要心如止水地看待及研究投資物的真正價值。

    回覆刪除
    回覆
    1. 自由兄所說出的大概是價值投資之道,不過知易行難,要好好修煉才能得到好效果。

      刪除
  14. 股票分析分開兩面,一面是基本面,價值投資研究就是這方面;另一面是資金面,技術分析同大部份財演都是用這一套。
    林生覺得股票高賣低買無意思,原因是他不明白,股票是代表公司。發掘公司長線價值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短線炒賣完全是資金面推動,同賭錢一樣無得分析。

    講起藥丸,我想大部份人都唔係讀醫,所以對它的基本面理解不多,也是能力圈範圍外的事。

    所以大部份人從資金面睇,看他倍升就買,無考慮過應該值幾錢?

    比特幣,紀念鈔等何嘗不是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所剖析的正是箇中主因,希望投資者知道自己的行為吧,不過永遠大多數人都不是成功的投資者。

      刪除
  15. 火生剛上左東週封面,止凡兄幾日前先提起佢, 價值與否不重要,收 commission 最實際

    比特幣今年一度喪升至逾五千美元一個,值錢過黃金,吸引一批中港散戶瞓身炒賣。擁有眾多粉絲的「網紅」火燎森近日大力吹捧,叫網民投資外國一個比特幣雲端礦場Hashing24的「挖礦合約」,聲稱每月回報可高達十厘。本刊綜合財經專家意見,揭開這種在外國興起的挖礦合約,部分埋伏不少投資陷阱。部分雲端礦場,甚至被揭發只是「龐氏騙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有看到週刋的封面,被放到封面指罵,都幾驚。

      刪除
  16. 所以我買股只考慮公司的長遠價值,短線波動我完全不理。
    我已經超過4年無賣走手上的股票。
    其中一隻我買了3年的股票,最近終於上升,就是1211。
    我長線睇好電動車公司,但由於我無買美股,否則Tesla也是一個選擇。

    回覆刪除
    回覆
    1. 1211?看來你要跟鍾兄多交流,這是他的愛股,亦是長線持有的。

      刪除
  17. 火生是明燈,小心!
    火生的1211入貨價應該是70蚊樓上,仲整左個1211同香會。
    但我無聽他話入市,我的入貨價是27。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買股票從來都不應跟誰買賣,參考別人的操作及理念,再自己作決定,這就最可取。

      刪除
  18. 價值投資與短線投機,並沒有哪種好哪種不好,價值投看公司長遠價值,短線投機看圖表看資金流向來計算值搏率,是賭博,但確實有人可通過計算值搏率來贏錢。
    最要緊的,是不要自己搞錯,以為自己在長線投資,卻用投機的方法,反之亦然。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十分同意,條條大跟通羅馬,最重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刪除
  19. 咁好賺,點解會賣比你?如藥丸能起死回生,一百萬一粒也值得。但前提係是否得一批?定藥廠日日能做幾萬粒!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都是沒有交代的資料,而很多觀眾就已經作出投資決定,所以感到奇怪。

      刪除
  20. 匿名27.9.17

    所以投資上的事情便是,,
    你若果明白你買的公司的價值是多少,,
    你的勝算會比別人高,,
    所以學懂財務報表及懂得得算其價值是很重要的,,
    再加上明白遊戲規則,,又明白好的僱主係好重要,,
    再加上在合理的價位買入並持有,,
    基本上賺錢係高勝算的,,
    努力,,互勉之...
    cleverpeople...

    回覆刪除
    回覆
    1. 清楚自己的投資項目,至少做一點點功課,了解價值,已經比很多人都要好了。

      刪除
  21. 風中追風27/9/17 14:50

    價值投資與短線投機,並沒有哪種好哪種不好,價值投看公司長遠價值,短線投機看圖表看資金流向來計算值搏率,是賭博,但確實有人可通過計算值搏率來贏錢。
    最要緊的,是不要自己搞錯,以為自己在長線投資,卻用投機的方法,反之亦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的,所以投資前先清楚自己的性格,EQ,同埋有無時間炒股。
    聽報紙炒股好容易墮入資金流的陷阱。
    長線投資者唯一能做的是靜下來分析,過多兩年,過多十年,這個世界會變成點?

    回覆刪除
    回覆
    1. 思考長遠世界的變化,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理念,尤其未來某些出色的投資項目今天的價格可能被人低估。

      刪除
  22. 有人有耐性, 有人無
    有人有會計底, 又有人無
    有人追朝夕, 有人鐘意讓子彈飛

    要睇自己性格, 以己之長作投資, 無話價唔價值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同意。

      刪除
  23. 故事中的藥只對2種人值錢1.中了病毒的人, 2.想搵快錢的炒家.有責任的政府應該企出來做市場調控.對第一類人要補貼, 第2類人, 嘻嘻, 由得他們 , 我地普通人等睇好戲.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有第三種,就是研發這藥丸出來的人。

      刪除
  24. 長線買賣睇價值,短線睇供求

    回覆刪除
  25. 以林生個例子,這時期藥丸,除左本身價值,藥丸流通性都係價值一種,因為當時市場上好需要呢種藥,變相令流通性價值急速上升,只係呢種偶發性流通價值係難以計算,林生以短線操作,其實間接解釋了價值投資,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分享,但我智慧有限,理解不來。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