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星期四

李嘉誠如何計數?

袁天凡分享一個有關學習通識的有趣故事,亦是他個人自身經驗,那故事相當有趣,帶出很多時專業精英大重計算,反而不能think out of the box,吃了虧也未知。


話說袁先生曾經於金融界工作,替一些上市公司搞融資事宜,例如上市、發債、包裝金融產品之類。當時接到一個頗具挑戰性的工作,就是需要替港燈發行債券,而困難點就在於港燈CFO所提出的條件,指利息不能多於8厘半。

港燈這些優質穩當的公司,發行8厘半的債券,怎算難呢?其實當年利率頗高,而且要了解當時的債息水平並不需要想得太複雜,單單比較一下當時地鐵等公司的債券,都有10厘半的利息,這就知道8厘半不是容易。地鐵10厘半,港燈8厘半,怎能賣得出呢?

面對這個難題,也得要想辦法,利息不夠高,沒有投資者會買的,唯有加一點「著數」。於是袁先生想到在債券上加入可換股的條款,增加其吸引力,希望能補足投資者預期回報。

加入了這個「著數」,推出市場時,投資者應該會接受的,這個方案交到港燈時,其CFO也感到滿意,始終對他來說,只需要8厘半就能集資,已經有足夠好消息向其管理層有所交代了。而那個可換股的條款,其實會溝淡股東的持股,流失了不少價值,他卻並不關心,總之達標就可以了。

以為事情解決了嗎?還未,原來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分銷商。由於銀行會做分銷商,如果產品不受歡迎的話,它們需要接貨。若該批債券是以正常利息如10厘半發行的話,要銀行接貨問題不大,但如今這一批債券的利息比其他低,它們就不太願意做分銷商了。

當然,明明該批債券還有可換股的成份,可惜這都不是當時銀行的考慮。其實,可換股債是一種volatility,今天金融學已有其估值方法,可惜當年的會計準則並沒有,尤其銀行一向非常保守,因此不會考慮這部分的價值。

如果10元帳面值,就是只有8厘半,但如果把接貨價調低,回報不就可以提升。袁先生當時在想,假設把10元的產品分拆開,當中7元賣給銀行,而另外3元的差價找其他人買掉它就可以了。

於是他嘗試把這個產品分開「債息」與「可換股」兩個部分,試圖把「可換股」的權利賣出,他先去找李嘉誠,希望他買一點。誰知李嘉誠了解過後,立即把全部這個「3元」部分買清光,他是否有計算過呢?袁先生認為一定沒有,因為當年全世界都還未懂計算,李先生的買入決定單憑直覺,因他覺得這東西絕不止值3元。

就這樣,袁先生成功做出了奇蹟,港燈的CFO在董事會中也成為了公司大英雄,因為其他公司集資需要付10厘半的利息,而他只需8厘半。袁先生自己與公司就分掉一份可觀花紅,皆因大家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當時看似很公道的交易,原來這個操作,過幾年回看,賺得最多的是李嘉誠,因為原來這個可換股權的價值遠遠大於當時的「3元」。銀行一方也做了一單好生意,沒有蝕錢,只是其操作保守而已。相反,蝕大錢的其實是港燈,因為它們根本沒有替攤薄效應估值,股票後來由10元升至25元,其價值透過這批可換股權以攤薄的形式流失著。

袁先生總結,當年的會計準則是錯的,但那位CFO,即專業人士,就只會按著定義公式作計算與決定,這個操作背後,公司其實付出了很貴的成本。相反,做生意的生意人,一般都有種求真精神,靠生意直覺作決定,未必需要事事找書本上的文字條框與定義,因此當年只有李嘉誠能看得出其真正的價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1a4KjNy6pQ&list=PLNeDHJwo46fllHEZbOmULssEZPAQluPhX

42 則留言:

  1. 慳了利息卻犧牲掉股東權益):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皆因計錯數,或不懂計。

      刪除
  2. 有讀過finance的應該知道怎樣為可轉換債計價,銀行的人一定知。我估計是那時可轉換的這一part在計風險加權資產時比例重,所以對於銀行來說cost of capital大,不化算。李家誠不是銀行,沒有銀監的問題,cost of capital低,所以可以考慮買這些options.

    以上純估

    至於港燈方面,發不了低息的債股價未必可以標升,加上李家誠這個名可能幫助了不少,所以是不是管理層計錯數很難說。這個和金融海嘯時goldman sachs,美國銀行和GE發優先股給巴菲特有些似。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早月兄所提出的觀點值得思考,要看看這個故事發生時的年代背景再細心研究每一個人物的決定是否如袁生所言。無論如何,李生能於當日作如此投資決定,值得我們深思。

      刪除
  3. 請問那時港燈的大股東是置地還是和黃?

    回覆刪除
    回覆
    1. 影片尾段有提及,當時港燈應該是怡和的。

      刪除
  4. 自己有錢最重要,我不在乎也沒有能力干涉"誰做未來10年領航者"!
    我敢肯定香港最終都是要實行一國一制!

    港資退中資進:誰做未來10年領航者?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609/s00012/1496944521023

    難免有人會問,香港回歸前後,「華資取代英資」;今後,中資會否取代港資?
    進一步推論:倘若香港中資取代了港資,那麼,香港還有必要再實行一國兩制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政治起伏,作為投資者大概有個感覺,跟著價值走。

      刪除
  5. This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客氣了,我也覺得有趣。

      刪除
  6. 我覺得那個CFO未必不知道後果,但他只是一個打工仔,最要緊的事是完成任務向董事局交待,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且立即得到可觀花紅,至於公司多年後的發展與他自身利益沒有直接關係,在這角度他其實沒有做錯,這就是打工與真正企業主的分別。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有這個可能,投資者需要了解清楚。

      刪除
    2. 我認同風中追風的說法, CFO是交足功課,做好本份!

      刪除
    3. 打工仔想法跟股東不一樣。

      刪除
  7. 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分享,精明的生意觸角。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懂欣賞,更容易進步。

      刪除
  8. 匿名9.6.17

    扺佢發達

    bigtiger

    回覆刪除
  9. 誠哥的商業頭腦某程度上是天生的, 絕大部份人即使學富五車, 商業知識樣樣精, 也不及一些學歷一般的老闆, 例如誠哥四叔等超級富豪, 往往對於生意有一種觸感, 把握時機之準實在很難學得到。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很努力學習,這是香港那個年代白手興家所必需的條件。

      刪除
    2. 當然了, 雖然李生初初的學歷不高, 但勤勞學習程度比其他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多年來堅持學習和拓展生意的態度, 並不容易, 加上多年內共事的管理層位位也是香港頂級高手, 相信從他們身上累積下來的知識比絕大部份人高呢

      刪除
    3. 生意奇才的確不容易當。

      刪除
  10. 記得以前有人話, 李生買貨, 你要跟佢買, 但李生賣貨, 就算你不跟他賣, 也不要接他賣出來的貨, 高人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李生賣貨,你去買,除非你的目的有異於他,否則很難成功。

      刪除
  11. 匿名9.6.17

    我不認為李嘉誠先生會只憑直覺行事的人,開頭可能是靈光一閃,但這些衍生工具,一定有數計合理值。其實這個「可換股」部分類似公司窩輪/認購權,雖或未有標準估值,但卻不是新產品,袁天凡不是第一人。李嘉誠生亦一定鑽研/請教別人。
    根據網上所說,期權交易起始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直到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開張,進行統一化和標準化的期權合約買賣,上述問題才得到解決。
    李嘉誠先生只是比香港人行先一步,正如他投資3G和Facebook,他緊貼世界,比其他人更能看清大局而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時生意人的感覺,比起計算更厲害,近日我就從Starman兄身上見到,哈哈。

      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12. 匿名9.6.17

    袁生跟李生交情甚深,財技本身都是出神入化。他這次講話的核心,是就算有了專技,商業觸角還是難以複製。對住盤數,可能都是要知道背後的遊戲是怎麼走。

    稍微查一查,袁生有這樣的經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060606/599799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4451
    但是,看著這樣的故事,作為小股東,就比較不安了。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你以他們為對手,當然感到不安,若是學習財務知識的對象,這就輕鬆得多了。

      刪除
    2. 匿名9.6.17

      困難的是投資他們的產業,難以知道何時成為他們的對手。李生的誠信還比較好一點,也比較懂得與人七三分帳的道理,我覺得除了財技,這種局勢觀更影響他最終成就的規模。

      拓展能力圈總是好事,考驗能力圈就不是了。

      T

      刪除
    3. 這是從商之道吧,不過今天長和系的處事不似這個方向,這是守業與創業的思維不同之處吧。

      刪除
    4. 匿名10.6.17

      你說的是保守了還是進取了?我覺得李生已經看到香港併購洗牌的空間不大,到外面分散投資了。至於對待股東,還是合理的,公子就要再觀察了。

      題外話,有次用李生的旅遊網站,價格最低,只是改行程的附加費頗高,也會順手sell自己的保險、電話卡,頗有綜合企業的風格。

      T

      刪除
    5. 我指的是其生意之道,不再以雙贏為目標,而是賺盡所有一起合作的單位。

      刪除
    6. 匿名11.6.17

      這樣的合約,在樓市原來也有例子: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94515&section_name=wtt&kw=222

      未到最後,其實勝負難分。

      T

      刪除
    7. 多謝T兄分享,金融工具千變萬化,不過很多時造出不少大危機也說不定。

      刪除
  13. 感覺有時會和經驗掛勾,當有機會來到,憑著直覺都不會差得太遠。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正確投資久了,經驗值多了,隨時也能有此直覺。

      刪除
  14. 匿名10.6.17

    呢个故事包裝得很好,1.明明温股東笨 2.曲線抬高自己 3.順便flatter 埋超人

    唔讃佢叻都唔得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聽個動聽故事也不錯吧。

      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15. 止凡兄文章越來越精彩,息差、攤薄、認股証彼此関係,道出金融工具産品是如何“創新“設計食盡散户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相信那是當代頗有創意的故事。

      刪除
  16. 匿名19.6.17

    李生的生意能力及觸覺,真的超班。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否則做不了多年首富。

      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