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星期四

渾水失準 破壞形象

話說上星期五渾水與敏華展開了一場大戰,當天與iM記者whatsapp討論得興奮,她建議不如寫一篇文章總結一下,不少讀者都可能想看看這類「花生文」,見《渾水大戰敏華》。



當時只開戰了數天,還未分勝負,早想寫一篇文章作點小總結,如今觀察多近一星期,還未有動靜,終於忍不住要總結一下戰況。

以前我沒有統計過,不過感覺上,很多渾水所出的報告都很有效力,被狙擊的公司股價可能跌大半、九成,甚至停牌。渾水對不少帳目不清、全心欺騙、渾水摸魚的公司作出指控、做空,令這類公司不敢亂來,對企業管治差的公司起阻嚇作用不是壞事,算是當了一個「企業警察」的角色吧。

今次狙擊敏華看來卻有點草率,沒有詳細的報告(我找不到),只有幾頁powerpoint。當中所提到的指控感覺並不確實,所提出的指控看來似是無確實證據的胡亂猜測,敏華就指控作出了逐點回應,而且反應頗快。

例如,渾水有指敏華的稅率問題,沒有繳付內地25%的公司稅率,認為是草率造假的結果。敏華隨即透露公司連續三年取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由於有這樣的資格,這家附屬公司獲准享有15%的優惠稅率。

還有,渾水指有派人檢測每一家分店的狀況,發現有至少15間分店關門。敏華則指一向有新店開幕與關門,指總體分店數目大約由100間縮減至99間,情況沒有特別異常。

總共的32個指控,敏華都逐一反駁,支持論點充分,回應相當實在。不似得早前瑞聲被沽空機構葛咸城狙擊後停牌,多天後才作回應,而回應十分空洞,大概是:「就XXX的指控,我們否認。。。就YYY的指控,是造謠不實。。。」。按企業危機處理與公關手法來看,敏華比瑞聲高好多班。

面對敏華這樣的回應與復牌當天打高股價,我觀察到當天早上渾水只繼續指控一些應付帳影響債務問題。當天是星期五,我在想,渾水有好策略與確實的新證據的話,一定不讓敏華安定地渡過週末,當時我判斷渾水並無新證據在手。

但我以為無論如何,渾水理應把握時間於週末搜集資料,到今個星期應該出招吧。可惜等了又等,等到今天已經星期四了,還是沒有動靜,敏華的成交額也由上星期五的10億元跌回今天的數千萬元,一切回復正常,讓一眾「花生友」失望。渾水發言人於上星期五晚接受傳媒訪問時,還說陸續會有新證據出台,到底在哪裡呢?

上星期看了iM訪問了渾水創辦人談論有關敏華,他指懷疑敏華的原因是它的財務數字實在太好,好得不能相信。當他們開始調查不久,敏華已經主動接觸投資者作溝通解釋,他們覺得反應太不尋常,更覺得自己的直覺是對的。

其實,這算是什麼樣的邏輯呢?懷疑造假,皆因數字太好?重視投資者代表「身有屎」?或許渾水生活在一個沽空世界,充滿著陰謀論的思維,因此才得出這樣的邏輯吧。

敏華上星期五出公告回應後,渾水竟啞口無言,但又還作一些「死纏爛打」的Twitter文章,應該希望找好機會低位平倉,有感它的動作有點肉酸。

到今天我仍希望渾水真的找到證據,讓我們一眾散戶多了解企業真面目之餘,亦可繼續當一下「花生友」。若沒有真憑實據的話,就別以揭露企業黑幕為借口繼續亂講了。

今次看見敏華管理層實力不少,公司又有十多億現金,隨時回購股份,股價打不下去,恐慌不能形成,貨源不足,沽空者處境困難,隨時更會向渾水採取法律行動,看來渾水今仗真的輸得很難看。

22 則留言:

  1. 佢預先透露會指控一間企業,這一點開頭看好似好正,但諗深一層卻被公司有預先想好應對方法。
    好似止凡之前所講,即刻停牌無機會俾沽空機構平倉,之後復牌即時夾高股價。

    這一著可能下錯了,至少停牌前平不到倉,賺不了這舊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續後的招數,有感失望。

      刪除
  2. 其實很多企業毛利率很高,而且長期保持高増長,股價長勝長有,多些會有點造假之嫌,我其實十分歡迎這類渾水之類公司的行為,如果公司真有實力便不用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歡迎,早提是渾水真的有確實證據,否則就只是一些「小人之心」。

      刪除
  3. 匿名15.6.17

    消息戰是價格戰,沽空的成功也可以在於短期的市場情緒而非真實的指控。好多散戶(例如我)是判斷不了這些指控的真實性呢,也可以是基金利用這些消息來製造市場波動。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沽空策略之一,造成公眾恐慌一起沽售。

      刪除
  4. 很多時做假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數字太好,渾水之前很多調查的公司都有這個特徵。這個邏輯是合情合理。用inversion, 你試想想在深入調查前憑甚麼去找有機會做假的公司,相信你也會認同數字靚是一個很好的heuristic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明白了,所以我就是講渾水生活於沽空世界,想東西都需要依這個邏輯。

      刪除
  5. 沒有護城河的公司憑什麼賺這種毛利? 用"陰謀論的思維"去研究大陸公司是必需的,因為大陸是做假之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護城河,你是指敏華嗎?

      敏華並非內地公司,主要業務好像在美國。

      刪除
    2. "敏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敏华)成立于1992年,集团总部位于香港,在美国、英国、中国大陆等全球核心经济区域和城市设有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及关联公司。

      敏华主营业务涉及沙发、床垫、板式家具、海绵、家具配件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是中国家具行业的领军企业,现自主研发已获专利及认证的产品达300多项。 "

      刪除
    3. 香港人創辦,香港起家,內地設廠,銷售多國。

      刪除
  6. 最近這些「企業警察」頻頻出現, 我們這些花生友有好多戲睇, 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透過它們的指控,學到不少財務知識。

      刪除
  7. 最近拜讀止凡兄最新的著作,內容由淺入深
    非常適合新手,本人獲益良多
    但讀到關於資產回報率一節(166頁)就有一點不明白的地方
    止凡兄其中舉出一個例子說明
    企業盈利為10億,股東權益為100億,那股東回報率就是10%
    為什麼計及負債(60億),總資產160億時,回報率不是應該要16億才合理嗎?
    是否我理解錯誤?
    希望止凡兄可以幫下我
    Vincent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盈利不變,這篇應該在解釋股東回報率與資產回報率的分別,不妨再細閱,感謝支持。

      刪除
    2. 匿名16.6.17

      原文的情況其實是統一的。資產總值160億,由於借貸60億,股東權益就有100億。倘若賺10億,那麽總資產回報率就是6.25%,而股本回報率就是10%。

      我猜書中的意思是,倘若你不借錢,你就買不了160億的東西,而是只買100億的東西。又假定你的資產就是提供回報率6.25%,那麼你賺的就是6.25億而不是10億。資產回報率還是6.25%,是因為大部分生意回報跟你的錢是否借回來並不相關(當然那是簡化了,通常資本投入越高,回報曲線還會降低)。

      簡單講就是借錢做生意能放大股東回報率而不是資產回報率,風險是給利息以及槓桿效應。

      T

      刪除
    3. T兄的解釋很到位,希望更多人明白遊走於會計數字的樂趣,與了解背後的故事。

      刪除
    4. 明白了!
      謝謝兩位

      刪除
    5. 繼續努力。

      刪除
  8. 對於企業偽造謊報都對投資者有很大的影響.
    有企業警察當然是好事.
    真金不怕火燒,只是這次的指控感覺很無力,夠胡鬧.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造空指控也要有質素吧。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