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公司有大動作的考慮

曾經在一篇文章裡談及沽股的考慮,收到有blog友進一步討論有關公司的大動作如何應對。當公司有大動作,不是一般供股、分紅利、派特別息等簡單動作,而是改變發展方向,甚至大型重組,當中有不少管理層的想法與思路能被透視,而投資者更隨時也能看到不少機會。



劉仔留言:

止凡兄,追看你網誌大半年,已決定考法你投資態度,看資產,收息為主。看到你說沽股的考慮,其實想問問你的想法。

若一間公司投資理念已由保守變至進取,因公司策略希望要發展,賣掉自已的護城河(可能巿場先生已造就了一個好價錢,如太古賣掉又一城,最近改名的房託,積極投資內地),他們改而投資完全競爭巿場,公司又未致於變質(仍持續派息),但仍在改變之中,應怎樣理解?希望你給予意見
 


止凡回覆:

多謝劉仔支持。這類轉營決定也是一個好機會去檢視管理層的質素,決定是好是壞,先看看管理層的解釋,分析是否合理,是否你都認同的做法,而變了大方向的公司又是否你會繼續去購買的。

於我而言,有時買入某公司,就是等他這樣的轉變,平時沒轉變,買入時有足夠安全邊際,靜靜袋股息及享受盈利回報及增值也不錯,突然一下子有這類消息出來,股價又大升,就多了好機會重新考慮部署,繼續持有或沽出獲利,沽與不沽,沒有準則吧。

好簡單地想,與朋友開茶餐廳,年年賺錢,本身已經不錯,穩賺了。到錢多時,是分錢出來給股東好?還是開分店?還是進軍其他業務,例如賣零食?拿多餘錢買舖買股票?又或者以高價賣掉這家賺錢的舖?哪個決定較好,你身為股東,及對朋友的了解,大概知所進退的。



後記:

近日,領匯改名為領展,打算大舉進軍內地市場,早前領展也表示投地變身為發展商。這決定是對是錯,可能要過後才知,作為投資者,要緊貼公司的發展,是否認同呢?管理層的決定是否合理呢?這都是十分關鍵的。

然而,有時這樣的消息會造成一些刺激股價的機會,令股價大升,投資者可以把握套現機會,但主要考慮點仍是管理層的新方向是否你的願景。我沒有買入領展,但 如果當年我買入領展的原因是看中其REITS的收租派息能力,沒有驚喜及爆升點子也不要緊,而自己的投資組合內可能有別的「高爆點」股票,又或者個人性格 不太喜歡太進取的公司,今天領展改變方向有何啟示呢?

領展的新發展可能變成了與我組合格格不入的一支股票,作為發展商,領展的能力如何呢?發展內地,領展的能力又如何呢?這都未必與投資者當初買入時的考慮相符。是好是壞?繼續持有?待好消息沽貨?從來沒有對錯。

情況與今天長建與電能的重組,我對當年自己買入電能的考慮頗清楚,電能分柝港燈,又將被收歸長建,它大概失去了當年的性質。長建與電能的重組消息出籠後, 股價升了不少,之後又會派特別息,到適當時候,沽出方向改變了的電能,也未嘗不可。這操作不是說長建或電能不好,只不過未必適合自己。



《分子金融》連結:
http://www.moleculez.co/#!%E5%85%AC%E5%8F%B8%E6%9C%89%E5%A4%A7%E5%8B%95%E4%BD%9C%E7%9A%84%E8%80%83%E6%85%AE/cojo/563721170cf283308328b24e

16 則留言:

  1. 回覆
    1. 這個《分子金融》的平台有一段時間了,不妨看看: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search/label/%E3%80%8A%E5%88%86%E5%AD%90%E9%87%91%E8%9E%8D%E3%80%8B

      刪除
  2. 匿名2.11.15

    領展進軍內地市場比在港發展起樓更具挑戰性,因境外的企業打進內地從來都不易。 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這兩條路都不是領展的故有發展模式,未來成功與否也很難預測。

      刪除
  3. 匿名3.11.15

    內銀盈利幾近零增長甚至輕微倒退,止凡兄對此有何看法?網上已有很多正反意見。 榭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昨天也有人留言問及這事,我的回應是看其安全邊際,及長遠的願景,對持股很少「跟車太貼」的。

      刪除
    2. 匿名3.11.15

      多謝分享。 榭

      刪除
  4. 二大例子明顯是分散風險,很少可待至永遠的市場。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指的是這些公司的業務新方向本身是分散風險嗎?

      刪除
    2. 如電能拓展海外,明眼人已看到本港的利潤管制。
      重組長和,李生要分散地產風險部署。

      刪除
    3. 明白你的意思,相信這是考慮之一。

      刪除
  5. 2888 又有大動作鳥
    竟然是七供二...
    真是有心的公司...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一滴血出了,這次供股,加上重組,看看效果如何吧。

      刪除
  6. 七十後4.11.15

    外匯基金一季蝕了六百億。

    作風穩健的超級大戶也不是 sure win.

    以前很多人眼紅任總的年薪,其實是物有所值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記得陳生在市場熾熱時大手入股港交所,實在不感認同。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