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今天的恒指市盈率其實好高?

之前有一篇文章《何需買個股》講述blog友Danny投資盈富基金的操作,回報不錯。今期imoney有一篇由林本利博士所寫的文章,表示今天恒指市盈率其實頗高,Danny問我怎樣理解林博士這篇文章的觀點,同時亦有blog友留言對這文章的計算感到好奇,所以想討論一下。




Danny電郵:

止凡你好,不知有沒有閱讀今期imoney,裡面有一篇文章是林本利教授討論現恆指PE明低實高的問題。其中提到PE計算其實包含了資產重估利潤及H股拖低整體PE兩個因數,因此他認為現在的PE其實不低。他調整計算后,發現調整後PE有17倍那麼高,而不是現在的9-10那麼低。因此他看淡港股,且身體力行。

以上林博士提到的因數我認為的確值得商榷,也認為他的觀點是有道理的。

但偏偏我又「覺得」最近港股真的是便宜(根據我三年的股票經驗)。所以我便統計了一下1990一月至2015七月的恒指PE和股息。

1990Jan-2015July的平均恆生PE是14.5,股息率是3.27%。2015年8月21日的PE為9.25,是平均的1.48 standard deviation,股息率是4.05,是平均的1.08 standard deviation。

如果單單看歷史統計數字,PE的確要比股息率更誇大化現在股票的「便宜」水平。有可能這和林博士提到的兩個因數有關係。

但是起碼現在的PE低過歷史平均和股息率高過歷史平均都在顯示的同一方向,就是港股是比歷史平均要便宜,而且都是在1個standard deviation以上。股息率可能沒有像PE那麼多水分,因為企業畢竟要攢錢了才能長期派息。尤其恆指的企業又較為穩定。

港股是不是熊市開始,或早已經見頂,我真的混亂了。但總直覺現在應該是屬於便宜的。

不知您的看法如何?因為最近股市下調的確不少,我過去3年又沒有經歷過如此大的調整。身邊又沒有親人朋友可以討論,所以想寫來問問您對港股目前環境的意見。謝謝。


止凡回覆:

多謝Danny的提問,我剛巧在blog內的留言中也看到林本利的概念。

基本上,我認為林本利這個角度看問題是頗有趣的,但是否認同呢?我就覺得值得商榷。林博士是花了不少時間,有條件地計算恒指中的盈利,把他認為不應計算的盈利部份減去,好像地價重估,甚至是H股盈利等。

而你也做了很好的功課,市盈率的中位數大約在14、15倍,我們可以想想,這個中位數是否林博士的公式下計算呢?若以他的公式計算,恒指市盈率的中位數可能會在24、25倍左右,比較東西時應該"apple to apple"吧。

另外,你提到今天的大跌市,我想近日的跌市還不算什麼,到真正恐慌時才見真章,記得準備好噢。


後記:

恒指上星期累跌了1500點,今天又跌了一千多點,更看看林博士這類文章,正是考驗投資者的時候,你是害怕?還是貪婪呢?若我估計,跌市還有機會持續,一千一千點這樣跌下去,你還會興奮嗎?還是開始擔心自己對估值的認知?在別人恐慌時貪婪,現實跟想像難得多。

說回林博士的概念,我沒有看過原文,只能貼出上圖,一看之下,估計他的理論是抽走地價估值及特殊收益部份的盈利貢獻,恒指只有12.4倍。常常話上年地皮值1億,今年值1.1億,盈利就有1000萬入帳,地價升升跌跌,概念上這不算盈利吧,賣資產所得的一次性收益亦然,所以它們應該被抽走來看。另外,再抽走H股貢獻,由於H股價格低盈利高,這些內地公司都不算是香港出品,又是應該不計算這些公司才真正反映香港公司現股市的水平。

先不談地價升跌應否當盈利入帳,這是會計原則,之前也有文章討論過為何入帳亦有其道理,又不談特殊收益的問題,更不談恒指應否計算H股,只看看依這方法計算出的17倍恒指市盈率意義。正如回應中所言,比較東西理應"apple to apple",其實Danny所做的資料研究很準確,恒指的平均值是14.5倍市盈率,高位在18倍以上,低位在10倍以下,這個10倍、14倍、18倍是歷史數據,而數據背後的計算都沒有經過如林博士的「加工」。


歷史數字告訴我們,高於18倍就出事,低於10倍就抵買,而「加工」的話,就要把這些歷史位都「加工」來看。簡單按比例看,若今天10倍PE被計至17倍,正常的10倍、14倍、18倍這組數字就應該變成17倍、23.8倍、30.6倍,就是簡單地乘個1.7倍,得出17倍還算抵買,30倍才算危險。

當然,這並非如此簡單,應該把每一個時間的市盈率也依林博士的「加功」計算一次,再把多年數字統計出來,但這未必能做到,所以很粗略地以概念移動這三組數字,實際是否17倍、23.8倍、30.6倍?應該不是吧,但林博士應該要提供這數字作參考。

Danny還研究了股息率,也是得出同一方向,證明現金派予股東的比例也表示了今天的恒指算是低位,對於今天的恒指水平,我感到心安。因此,我不太認同林博士的分析指今天恒指為高位,今次大跌市已經身體力行,密密入貨,減少現金水平。

4月時大時代衝上,不知道大家做了什麼,到今天大時代衝落,又不知道大家將會做什麼,早前都估計,這次大時代可能會大上大落多次,上幾千點落幾千點,震震下,散戶們都高買低賣很多次,最後接過靚火捧,之後就"party is over",最後,平日沒有沾手股票的人,會滿手「蟹貨」等下次大時代。這樣的大時代,把握得好,就是縮短財務自由達標時間的好機會。

71 則留言:

  1. 匿名24.8.15

    認同筆者的觀點,只有自己才清楚投資方向,把握每次投資機會,因為財富大轉移又來了,自然離財富自由不遠矣,共勉之。

    動機不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自己靠財商,認清方向,專家所言可以當成參考,最重要是自己分析,作決定,自然能在財富大轉移中得益。

      刪除
    2.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刪除
  2. 文章最後一句是重點所在,讚。

    回覆刪除
  3. 其實林博士在他七月十五日的[利財筆記]已講恒指二萬二千点是入貨位。如果要蝕林sir和你一齊蝕。當時我計算恒指息率大概是四厘, 抵買呀!現在林博士竟然用這方法說恒指17倍PE。唉…;是他之前錯還是現在錯!?他應解釋吓他的立場!

    回覆刪除
    回覆
    1. 某程度上,林博士這個觀點,很容易被記者追著訪問,因為很有亮點。

      刪除
    2. 其實我不太相信林弟兄(基督徒)會因為亮点以搬龍門。不過,最緊要是信自己分析;我堅信恒指息率3.85%是一個好的購買位。

      刪除
    3. 我不熟識他,感覺上也不會吧,獨立思考的確重要。

      刪除
  4. 我認為和的股息率或PE投資法很可取。起碼不會「搬龍門」!!
    可惜我已在恒指股息率3.85%接近全倉盈富基金;現在無現金買,可惜!

    回覆刪除
    回覆
    1. 追求自由兄說恒指股息率由3.5%,4%,4.5%,5%; 逐層逐層買下去是一個好方法。(奈何自己現在已90%All-in)

      刪除
    2. 好的部署方法,總需要透過經驗慢慢優化的,今次未達最好,再修整,下次便能更好地迎接大時代。

      刪除
  5. 冇睇到林博士既著作,但對於恆指股值有少少concern
    股息係咪可以維持?要知道今年恆指既高分派某程度上係由1,13,1880既特別息谷高
    橫觀15年中期業績,傳統高分派既成份面股份入面,只有幾隻可以維持派息,加派好似直頭冇
    資源股,內銀股,濠賭股,等等全都要減股息
    換言之,如以股息率為恆指估值,係預期分派降既情況下,要維持息率既方法就係跌價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恒指成份股的數量不少,可能每年都有派特別息的公司,亦每年都有派息差的公司,的確要拿更多數據來評論今年是否的派息分佈是否很特別,希望能見到更多高手提供好數據。

      刪除
  6. 一直在等止凡兄的更新, 很想知道止凡兄有咩動作應對. 能夠像止凡兄一樣可以在大時代未密密入貨. 很好的投資教材.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噢,其實不用等吧,常來的應該大概知道我的心態,控制好情緒,贏面大增的。

      刪除
    2. 匿名25.8.15

      雖然我都覺得而家大減價好抵,但係唔知點解我會覺得真係股災嘅話,到時會有大把時間諗清楚先買。而家似超市火燭,可以等到冇晒人先入場

      (我上星期五有入貨,因為覺得抵。而家就會諗下先,可能因為我已經2/3滿倉,所以唔急)

      Acyl

      刪除
    3. 很喜歡你的形容,何時買,都是自己決定。

      我較喜歡分段買入,set好到價就入,入完又set下一注,入到無錢就專心工作,哈哈。

      刪除
  7. 投資年期不長,之前大時代被沖昏了頭腦,又擔心那時不買以後會更貴,結果用了一注現金入貨,好在早已將入市資金分批,睇錯市亦不會太傷,低位也能再入。

    但最重要的還是選股,優質股即使高位摸頂,只要耐心持有,股息再投入,也有出頭天;最慘是沒做好功課,買入老千股、垃圾股,倒錢落海!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心「看市」這個動作,涉及預測未來,大市很多時未必如你所想,靠預測短期市況走勢作投資,要認真想想是否可行。

      十分認同小矮人兄話最重要做足功課,這是投資前必須的。

      刪除
  8. 已經可以想像到股票行度的師奶阿伯個個“娃娃“聲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尤其配合近幾日的大跌市,情景可想而知。

      刪除
  9. 匿名24.8.15

    差唔多時候訪問少女,excel 同領事股神,
    Haha

    Sams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噢,我也有興趣看看他們有何話語。

      刪除
  10. 匿名25.8.15

    有睇林博士在iMoney的文章,覺得林博士的分享蠻有意思,可以從中學習。

    相信林博士亦是希望提醒投資者,不好單單只看市盈率的就衝動入市。而且所謂的盈利也不是單看表面,應該自己做功課計算,把一次性的盈利剔除,算出可持續的業務運作產生的盈利去計算市盈率。

    - mjbo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市指數的市盈率是代表一籃子公司,代表性很強,個股的市盈率陷阱相對多。

      刪除
  11. 止凡兄你好. 本人第一次留言. 我睇完林Sir文章時都覺得好驚訝. 睇完都唔知是咪事實. 不過應該值得參考. 以下加多少少資訊. 希望可以幫忙研究
    1) 林Sir是懷疑自己7月是錯的
    2) 2006年開始實施"公平價值"入股的新會計制度, 所以佢要除去呢啲重估數
    3) 佢又話2006年開始, HSI先可以加入H股, 所以又要除去現有H股去計
    佢是想對比返2006年前HSI PE既情況
    睇來佢咁計, 又好像是Apple to Apple.
    但HSI周不時都會更改成份, 佢咁諗法, 又是唔是Apple to Apple呢?
    本來我打算入啲2800當saving... 但依家睇唔通了... 唉...

    JW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他的分析的確會影響投資者的決定,怎樣也好,都要自己分析。

      有一點你說得好,恒指成份股是不停改變的,我們不可能拿1964年的恒指成份來比較吧。

      刪除

    2. From newspaper today:
      如果怕近年企業盈利水份較多,用市賬率取代市盈率計價,就能比較歷史估值,目前恒指市賬率大約1倍計,可以話市場已預期藍籌企業盈利出現大幅倒退,賬面值只能極低速增長甚至呈現短時間嘅衰退。
      過往20年,恒指賬面值只有喺大跌市階段出現倒退,包括1998年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等等大熊市,而以過往30年往績,恒指賬面值衰極都只有一至兩年下跌。由此可見,恒指足夠反映短期熊市低谷估值。
      Use PB to judge is another good tool to tell where the market are!

      刪除
    3. 我同意這是較合理估算。
      有否更多以往的歷史數據?

      刪除
    4. 如果看股息率或市盈率,我覺得翻看“追求自由“兄和王澤基教授的“反轉腦袋投資學“是很有價值的統計和書籍。
      恒指市帳率我無相關資料;但是我記得08和03年的股災底PB是1。
      如果股息率=4.5%, PB=1, PE(less important)<10的話,不買貨真的很對不住自己!

      刪除
    5. 對不起,更正:今天看NOW財經台分析,以昨天恒指收市計,PB是1.1 (不是1)。

      刪除
    6. 多謝資料!
      現在很多國企細過一。

      刪除
    7. 不同數據,最後會形成一種感覺,可以避免被人拿一些數字來「玩弄」,投資是藝術多於科學噢。

      刪除
  12. 林本利都係人黎架咋....
    呢個人, 錯過樓市急升機會.
    明明大把現金, 結果成日吹樓價跌...

    如講做生意, 佢更加唔得....

    點解? 因為我間接識得呢個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覺操作太過「學者」,應用到投資世界時未必完全合適。

      刪除
  13. 我歡迎林先對估值提供不同角度分析。
    但我有很多不應同觀念,首先他提出削減地產股公允值盈利。
    我同意地產股的增值是不穩定,但無可能全否定其價值,較中肯我會教他創一套理論,只計算公允值的5成作減低估值波動風險。
    等於股價會升會跌,我計財富可能只計增值的一半,除非你認定調整每次必是返回起點,歷史上無可能。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二,不計H股,更是不可以。
      較關鍵是內銀,內銀屬經濟的關鍵元素,無可能忽視它存在,怕壞帳,現時已在影響盈利,我提議可計算三年前的盈利計算,以國內的GDP增速及成長性,長遠任何模型計算國家的貨幣基礎亦會上升,無可能內銀長期停留在以往基礎內。

      刪除
    2. 林博士這篇文章的確提供了不錯的思考元素,但我依然認為,越多修改,就違反了恒指的規條,而按股息率看,調整後的結果更覺偏離。

      刪除
  14. 我覺得佢幾有point
    因為長和系的資產出售真的把pe拉得很低
    而建行賺咁多,一隻股又足以把大市pe拉低
    最水份的係領展,賺得4x億,但將二百幾億物業重估當成盈利,合法但不合理
    如沒詳細研究,真的以為823大賺270億一年,pe又低單位數,以為好抵買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把一次性收益及地價重估都只是12倍左右,大數在於抽走H股,所以迪文兄所關心的好像不大影響。

      刪除
    2. PE的兩粒數以總和而不是按比例計算確實是一大誤導,還是看息率比較可靠。如果買賣恆指,大眾情緒也是不錯的指標。

      刪除
    3. 同意Mike兄的說法,當在股災中,或是股市瘋熱時,不可能不知道吧。

      刪除
  15. 有三點我覺得對"apples compare to apples"有幫助: 1. 我並不同意林博士計算PE時唔包括內銀股。 2. Gains & losses 亦唔應該取出。 因為以前計恒指PE一樣有包括在內。 3. 2005年之前fair value change 應該係入股東權益, 而2005之後係出現係損益表內, 所以我覺得取出2005之後嘅fair value changes 再計算恒指PE中位數會好d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上面留言所言,這相關2006年後的改制,若我們於2007年除去這部份,當年24倍市盈率應該再拉高大約兩成,即28倍以上。

      刪除
    2. 我贊成Herman的看法,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只是我們只需要大約的方向性,所以怕麻煩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會計界把重估增值放入損益賬內,一直在誤導投資者,給了公司管理層更大的可操控假象,也製造了更大的市場波動性。

      刪除
    3. 我相信會計界不是全心想誤導投資者吧,而這個盈利部份不太複雜,要計算亦不難抽走。

      刪除
  16. Back to basic, 小弟見恆指股息率超過4%,確實是偏向便宜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這派出來的現金,的確吸引,尤其近日進一步大跌,慢慢變得貪婪了。

      刪除
    2. 在這狂潮下,一邊入貨一邊保留現金,一步步入市尢其重要。

      刪除
    3. 保留現金真係好重要...跌市好恨有更多資金入市!

      刪除
    4. 各人有各人的操作,最重要自己做決定。

      刪除
  17. 可能林本利想說恆指中有很多股票很貴,唔好見九倍PE就亂買。
    但林本利是錯的,剔除幾支大國企是錯誤的比喻,因為"大市"就是要包括"此刻"的好和不好,
    唔通下次其它股大賺時又要唔包他們。

    巴黎

    回覆刪除
  18. 匿名25.8.15

    若把H股也剔除便過份不現實了,中資股已佔港股的比例很大,不計算反而失真。 權

    回覆刪除
  19. 匿名25.8.15

    最深刻係林生係6號仔分拆港燈時曾分析睇淡電能前景(當時$58), 講到海外業務受盡監管,幾差幾差。
    但前幾日睇雜誌竟然話佢持重倉電能,如此水準的評論員,d野都係睇過下就算吧啦。

    KK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來有這樣的記錄嗎?不說不知,多謝KK兄分享。

      刪除
    2. 匿名28.8.15

      佢唔唱淡點買到平貨?此人正式大奸狗,大家要小心!

      刪除
    3. 多謝提醒,我們不如對事件作理性討論,不用語氣太重的。

      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20. 覺得林博士這次在搬龍門,完全是在為跌市找理由,說是除掉這個,除掉那個,看了文章有些失望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把事情簡單複雜化了。

      刪除
    2. 個人覺得跌市是因為人民幣在沒有預期貶值的結果,港股其實是以美元買入人民,大家產,這價格升價值貶,一時搞得市場不知道該做什麼。我還是認為大部份港股并不貴

      刪除
    3. 不用太花時間找跌市理由的,在不理性時買東西更好。

      刪除
  21. Thomas Chan31.8.15

    林少陽的分析,各位 BLOG 友可以參考下:

    恒指PE偏高還是偏低?
    http://news.mingpao.com/pns/%E6%81%92%E6%8C%87pe%E5%81%8F%E9%AB%98%E9%82%84%E6%98%AF%E5%81%8F%E4%BD%8E%EF%BC%9F/web_tc/article/20150831/s00004/1440956448433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分享,看來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多。

      刪除
  22. 找回於2015年4月15日刊登於 I-Money的【利財筆記】
    港股大時代 再升五成不奇(林本利)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3%80%90%E5%88%A9%E8%B2%A1%E7%AD%86%E8%A8%98%E3%80%91%E6%B8%AF%E8%82%A1%E5%A4%A7%E6%99%82%E4%BB%A3-%E5%86%8D%E5%8D%87%E4%BA%94%E6%88%90%E4%B8%8D%E5%A5%87%EF%BC%88%E6%9E%97%E6%9C%AC%E5%88%A9%EF%BC%89-053755109.html

    "...林本利今年初多次預言港股追落後,對於今次大升市他坦言「意料之中」。他估計港股今次可持續上升半年,更認為以港股現時市盈率只約12倍,破2007年31958點高位也不足為奇。..."

    預測往往要到事後才覺得如此荒謬 = . =
    我都係寧願相信恆指 PE, 派息率呢 d 相對客觀既數據好過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他調整計算后,發現調整後PE有17倍那麼高,而不是現在的9-10那麼低。因此他看淡港股,且身體力行。..."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為什麼4月的時候12倍 PE 不算貴, 現在8月的時候 9-10倍 PE忽然間變得高昂?!

      我不是想針對林教授, 只是想以事論事而己

      刪除
    2. 多謝Ten兄分享,這個前言不對後語,見升唱升,見跌唱跌,有點似曾相識。

      刪除
  23. 英雄所見略同~
    Source: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31/columnist/ed5_ed5.htm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分享,我這個小薯仔不夠資格批評林博士,只是說出自己所想的。林少陽的級數則不一樣,原來林少陽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