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星期五

靠小聰明難成大器

剛看畢富爸爸系列其中一本書Before you quit your job,當中有一篇提到”Job”與"Work"的分別。如果作者不說,止凡也沒有著意兩個詞之間的分別。"Job"是你要受薪而去做的,例如是你的工作,而"Work"則是沒有支薪而去做的工作。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怎會有人做"Work"呢?


富爸爸系列中有一個作者常寫的故事,就是作者的富爸爸在作者小時候曾經要求兒子們免費為他工作,即"Work for free",作者的窮爸爸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行為比聘用童工更加可惡,因為富爸爸連薪水都不支付。然而,富爸爸則認為這是理所道然的事情,要成功就要做好你的"Work",不是做好你份工,即"Job"。

回應開首的問題,怎會有人做"Work"呢?是有的,一直都有,大家從少就做,例如"Homework"。求學時代,要成功學習,我們都會免費地做功課,做練習,準備測驗及考試。如果有你參加過運動比賽,事前都會做很多鍛鍊及訓練,做很多準備工作,這些都是不支薪的,為的就是能贏出比賽。

可惜,當踏出社會做事,找到工作之後,人們對做"Work"開始淡忘,每每都要有即時報酬才去做。書中例子指不少美國人被公司派去培訓,同時又是支薪的時間(即受薪受贊助參與培訓),然而就算公司出錢給員工培訓,員工還是不會認真學習,培訓期間不時看著手錶等下課的大有人在,他們概念中是自己的時間被買走,被安排出席這個培訓,完全不是為未來做好準備工作的態度。

雖然書中例子並沒有指香港人,而是在批評美國今天的現象。但據我觀察,這類現象發生在香港的情況比發生在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人「走精面」,凡事計算利弊,看看有否「著數」才決定去做,這樣其實略為短視,有欠遠見。

又說回巴菲特夥伴Charlie Munger的經典概念,每天都要比前一天進步一點。為何學生時代的我們能每天都在進步呢?因為當年我們都花時間精神去做"Work"。但人大了,慢慢忘記了這個規律,就是要成功,應先付出、後收穫。今天每個人都要先談好收穫,才計算應否付出,這都是小聰明,可惜這樣的觀念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最大問題,部份人沒有付出過什麼也在談收穫,例如要政府如何照顧之類,這更是不勞而穫的思維,更危險。

10 則留言:

  1. 成功争取已被濫用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什麼意思,不太明白。

      刪除
    2. 匿名5.10.13

      政治口號是也

      刪除
    3. 為何要在這篇文章留下政治口號呢?不懂。

      刪除
  2. 匿名5.10.13

    只係政治理想代替了財務成就而已!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兩點又不是相互抵觸吧,很多人都拿財務成就來作取捨,認為要追求財務成就的都要犠牲什麼,但可以拿個平衡的。

      刪除
  3. 匿名7.10.13

    成大器者的分享:

    胡立陽:出人頭地八大法則

    股市傳奇人物胡立陽,對於「成功學」有其獨到的看法,他的「出人頭地八大法則」:

    法則一:不要只聽周遭朋友的話,一般的建議只會讓你成為平凡人
    法則二:不要只知道用功讀書,更重要的是要讀對書
    法則三:不要只知道「努力工作」, 更重要的是「做對工作」
    法則四:不要只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否則你永遠只看到一半的世界
    法則五:不要只是默默期待等升遷,要勇於創造自我推薦的場合與機會
    法則六:不要以為機會是只留給準備好的人,它會留給主動向它叩門的人
    法則七:不要以為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是你必須站對地方接
    法則八:不要只會正面思考,要逆向思考,不正常的人才能出人頭地

    互勉之...
    cleverpeople...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最後一句「不正常的人才能出人頭地」有點保留,因為我看過很多出人頭地的正常人呢,可能看看你如何定義「正常」及「出人頭地」。

      刪除
  4. 用了很長刨你的BLOG,感覺你很積極與正面,也有心;用心運作網站,用心記錄每件社會大小事和自己的感想。

    只是,關於投資這回事,香港市場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另外誠哥賣野一樣。正經,政經。政治行頭,經濟行後。投資不能只看經濟,更要看政治。

    在你blog裡也有得著學到野,謝過,診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各有不同見解,希望這裡百花齊放,多謝花時間瀏覽及留言。

      刪除

熱門文章